产品介绍
CGM系列灌浆料广泛应用于厂房结构、机械设备、电气设备安装工程、检修抢修工程、港口码头轨道安装工程的灌浆,以及各类混凝土结构的补强,防水堵漏及高速公路的修复。
十几年来,CGM系列灌浆料已成功地应用于多项大型工程项目,涉及冶金、造纸、电力、港口、民用、化工等各个行业,以其优良的品质深受用户**,目前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内发挥出强大的影响力。
产品用途
灌浆料主要用于:地脚螺栓锚固、飞机跑道的抢修、核电设备的固定、路桥工程的加固、机器底座、钢结构与地基怀口、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、栽埋钢筋、混凝土结构加固和改造、旧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治理,机电设备安装,轨道及钢结构安装,静力压桩工程封桩,墙体结构的加厚及漏渗水的修复,各种基础工程的塌陷灌浆以及各种道路、桥梁、隧道、机场等抢修工程
主要特性
1、流动性好:不泌水,具有自流平效果,可填充全部间隙。
2、早强高强:24小时抗压强度可达到要求强度的30%,3天达60%以上,在1-3天内安装设备。
3、无收缩、粘结强度高:具有微膨胀,与钢筋有很好的握裹力。确保地脚螺栓和机座(钢结构)基础以及新老混凝土牢固结合。
4、耐久性好:属**盐系无机灌注材料,**化,对钢筋无锈蚀,耐油污。
使用方法
准备:清扫表面、不得有碎石、浮浆、油污等杂物。灌浆前24h表面应充分湿润。灌浆前不得有积水。
支模:模板不得漏浆,模板**部高出灌浆上表面50mm左右。
搅拌:在搅拌桶内加入定量的水,然后将料倒入桶内搅拌,搅拌时间从开始投料到搅拌结束控制在3-5分钟左右,搅拌时叶片不得提至浆料液面之上,以免带入空气。
1、每一包(50kg粉料)建议加水量为:6.5-7.5kg(用水量为13%-15%)。
2、先把70-80%预先称重好的干净水加入到一干净容器中,然后在不断搅拌的同时慢慢加入整包的灌浆料。然后再加入剩余的水并继续搅拌2-4分钟,直到混合均匀。停止搅拌,保持现状1-2分钟,然后再继续低速搅拌1-2分钟。
施工:
1、立即将搅拌好的料进行灌注,确保灌注过程中空气能够通畅排出(从一侧灌浆直至从另一侧溢出,必要时可用竹片插捣)。
2、进行设备基础灌浆时,需确保提供足够的压力以维持灌浆料持续地流动。搅拌完材料需在30分钟内完成灌浆,并确保施工应连续作业。在难灌注的情况下,可以使用引导条,但不宜使用振动设备。
3、大面积和/或大体积灌浆时,需将不含泥的骨料加入到灌浆料中以降低固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。加入骨料的重量不能**过灌浆料50%~**的重量。
养护:
灌浆后3-5小时应将灌浆层表面抹压光,之后即覆盖湿润的布或草袋洒水养护,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,浇水次数以保持灌浆料处于湿润状态为准。
五、使用方法
1.基础处理
清扫设备基础表面,不得有碎石、浮浆、灰尘、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。灌浆前24h,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。灌浆前1h,应吸干积水。
2.确定灌浆方式
根据设备机座的实际情况,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,由于CGM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,一般情况下,用"自重法灌浆"即可,即将浆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,完全依靠浆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个灌注空间;若灌注面积很大、结构特别复杂或空间很小而距离很远时,可采用"高位漏斗法灌浆"或"压力法灌浆"进行灌浆,以确保浆料能充分填充各个角落。
3.支模
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和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,模板定位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,模板必须支设严密、稳固,以防松动、漏浆。
4.灌浆料的搅拌
按产品合格证上推荐的水料比确定加水量,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,水温以5~40℃为宜,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搅拌。采用机械搅拌时,搅拌时间一般为1~2分钟。采用人工搅拌时,宜先加入2/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,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,标准稠度加水量为10%-12%。
以高强度材料作为骨料,具有优良流动性,且质地平滑不会出现
1、施工准备
◇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、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、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监测制度。灌浆前应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巧方案,并经审查批准。
◇ 灌浆前应准备搅拌机具、灌浆设备、模板及养护物品。
◇ 模板支护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GB50204中的有关规定外,尚应符合下列规定:
二次灌浆时,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宜控制在100mm左右,模板**部标高不应低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;
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,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及排气孔,灌浆孔的孔径不小于50mm,间距不**过1000mm,灌浆孔与排气孔应**孔洞高点50mm。
2、拌合
◇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拌合,应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。
◇ 水泥基灌浆材料宜采用机械拌合。拌合时宜先加入全部用水量的2/3拌合3分钟,然后加入剩余的1/3水量拌合直至均匀。若厂家对产品有具体的拌合要求,应按其要求进行拌合。
◇ 拌合地点宜靠近灌浆施工地点。
3、地脚螺栓锚固灌浆
◇ 锚固地脚螺栓施工工艺应符合相应的要求。
◇ 地脚螺栓成孔时,螺栓孔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5mm,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5°,螺栓孔壁应粗糙,应将螺栓孔内清理干净,不得有浮灰、油污等杂质,灌浆前用水浸泡8~12h,清除孔内积水。当环境温度低于5℃时应采取措施预热,温度保持在10℃以上。
◇ 灌浆前应清除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和铁锈。
◇ 将拌合好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灌入螺栓孔内,可根据需要调整螺栓的位置。灌浆过程中禁止振捣,可适当插捣,灌浆结束后不得再次调整调整螺栓。
◇ 孔内灌浆层上表面宜低于基础混凝土表面50mm左右。
4、二次灌浆
◇ 二次灌浆应根据实际情况,选用合适的灌浆方法。工艺流程符合相应的要求。
◇ 灌浆前,应将与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地板和混凝土基础表面清理干净,不得有松动的碎石、浮浆、浮灰、油污、蜡质等。灌浆前24小时,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充分润湿,灌浆前1小时,清理积水。
◇ 二次灌浆时,应从一侧进行灌浆,直至从另一侧溢出为止,不得从相对两侧同时灌浆。灌浆开始后,必须连续进行,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。
◇ 轨道基础或灌浆距离较长时。视实际工程情况可分段施工。
◇ 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,必要时可采用灌浆助推器沿浆体流动方向的底部推动灌浆材料,严禁从灌浆层的中、上部推动。
◇ 设备基础灌浆完成后,宜在灌浆后3~6小时沿底板边缘向外切45°斜角。
5、混凝土结构改造和加固灌浆
◇ 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应充分凿毛。
◇ 混凝土结构缺陷修补,应剔除酥松的混凝土并露出钢筋,将修补区域边缘切成垂直形状,深度不少于20mm。
◇ 灌浆前应清除所有的碎石、粉尘或其他杂物,并湿润基层混凝土表面。
◇ 将拌合均匀的灌浆材料灌入模板中并适当敲击模板。
◇ 灌浆层厚度大于150mm时,应采取相关措施,防止产生温度裂缝。
6、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
是一种由高标号水泥、高强骨料、膨胀剂等高科技材料复合而成专业用于混凝土构件加固、设备基础灌浆等用处的高新科技复合材料。